内容详情
 
首页,傲世皇朝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10 03:37   

  首页,傲世皇朝注册,首页传统的宣传方式、传统媒体,已很难适应信息时展带来的新变化。宣传思想工作者亟需在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上下功夫、做文章,切实运用好新媒体,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才能真正为宣传思想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

  把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的优势互补,联合互动,这是做好新时期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旧媒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导向鲜明、公信力较强的优势;另一方面,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传统媒体的出路在于融合、互动、做强深度报道。报纸、内刊等具有周期性长、版面限制、互动方式有限等缺点,在全媒体时代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应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电视媒体相融合,将自身劣势转化为优势。在具体操作上,报纸、内刊、电视应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增加彼此互动性、做强专版化、深度报道。推进微博、微信、QQ群、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尝试和推广,形成对报纸、电视、内网为主的宣传网络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的协调指导,对同一重大主题报道,进行统一策划、选题,统一宣传口径,进行集中报道。整合媒体资源,在巩固传统媒体等舆论阵地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可以借助新媒体,及时掌握最新、最全面的信息,通过以微信、手机报、通勤车载广播和食堂广播等形式信息,主动、快速、生动地给员工传输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观念,实现传统媒体宣传和门户网站多媒体间的协调配合,全方位引导,形成最佳合力。推进传播形式创新。积极探索多媒体、全媒体传播,运用微博、微信、二维码、新闻客户端等,将部分稿件由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化为文字、视频、音频、动漫等丰富呈现形式,拓宽传输渠道,让静态的新闻动起来,实现立体、交叉、互动传播。

  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转变,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引导功能。改变以往宣传思想工作主要依靠灌输的方式,利用手机媒体、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时效性强、互动方式多样的优势,从员工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贴近受众需求,将理论思想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企业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思想工作内容融入渗透到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有意识地设置话题或议题,积极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规范职业道德、文明礼仪和日常行为,引导员工把理念和行为转化到忠诚企业、爱岗奉献、高效工作上来,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教育和启示。由单向说教向互动传播转变,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改变以往“我说你听”的单向说教、灌输式方法,将宣传思想工作与网络文化深度融合,利用新媒体实现线上线下有效互动,员工群众可以通过QQ 群、论坛、网上调查、新闻跟帖、微信、微博等方式实时发表观点看法,管理者则可根据员工发言和反馈,收集素材、了解对象,及时掌握员工思想状况和需求,实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主动回应现实生活中、员工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线上和线下活动的有机结合,使之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给网络文化建设不断赋予新的内容。积极鼓励员工进行网上在线访谈、网上征集评议,举办诸如读书心得、征文、理念征集、网上评选先进等活动。实现员工与管理者互动,有效提高受众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由脱离群众向俯身接地气转变,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

  将微博、微信、QQ群等作为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工具,不仅可以从形式上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而且能从内容上丰富、深化宣传思想工作,这也是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企业搭建网络新媒体传播平台,是开展宣传教育、了解员工群众思想动态的有效渠道,也是创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

  使新媒体成为凝聚正能量的阵地。网络负面情绪有着较大的发酵性、传播性,企业必须加强引导,用正义的、理性的声音占领新媒体阵地。在重大时事报道、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中不失语、不缺位,第一时间发出企业声音,不是通过删帖压制员工发言,而是通过发帖、回帖、置顶等方式,让员工了解真相,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开辟“手机论坛”“网络访谈”“微信在线”“强企论坛”“网议职代会”“员工议案”等栏目,就干部员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征集,对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员工成长、有利于员工思想健康的言论,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一些模糊的认识和观点,予以正面回应和澄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情绪、意见,企业在解疑释惑、化解情绪的同时,应让员工广泛参与讨论,让问题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越辩越明。发挥员工意见领袖的正面引领作用。开通企业内部先进人物的微博、微信,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正面引导氛围,激发汇聚员工的正能量。将员工喜闻乐见的动画、漫画、小故事等宣教形式巧妙应用在新媒体上,宣贯企业员工核心价值观、传播企业文化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将重要的法规、政策、文件、形势任务教育材料等及时上传专题网页,方便员工查找学习,建立起线上自由学习和线下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宣贯方式。丰富视频下载内容,及时理论前沿、教育学习资料,方便员工业余学习。推进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尝试和推广,重点建设企业专属的手机报传播平台,发挥手机报简单灵活、传递信息迅速的特点,及时、准确地将企业最新资讯、政策解读、时政评论、百科知识以及报刊、电视新闻等重点内容传送到员工手机中,拓宽新闻宣传渠道,使网络传播与电视传输、手机报与纸质报纸相得益彰,形成对目前报纸、电视为主的宣传载体有益补充,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企业所面对的舆情环境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要真正认识并了解新媒体发展的特点,让其为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形象的传播宣传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宣传工作也面对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各种新媒体的深入分析、管理、整合以及利用,实现为企业文化及企业发展进行有效宣传的目的。

  所谓传统媒体,是相较于新兴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播方式,实现信息的定期,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教育娱乐等交流活动。传统媒体在国有企业的宣传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企业内部报纸和宣传栏、广播等媒介,使得企业内部员工在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上都有显著进步,且开阔了员工的眼界,有效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向心力[1]。传统媒体运用到国有企业的宣传当中,相较于新媒体而言,仍处于主力地位,对于35周岁以上的企业员工影响力巨大,其权威性、可靠性是新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年轻员工虽受网络新媒体影响巨大,但对于传统媒体也并无明显排斥。然而,由于其便捷性不高,亲和力不够,存在一定缺陷,宣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新媒体则主要指的是运用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手机短信、触摸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电影等载体吗,实现信息的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方便快捷,且互动性更强等特点[2]。新媒体应用到国有企业的宣传当中,主要通过企业内网、微信、微博和QQ等载体实现企业的宣传。从其受众人群来看,主要的受众多为青壮年,年龄应在20-35岁之间。由于青年人接触网络较多,对于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远超过其他年龄段的企业员工。由于平时接触网络机会较多,其主要借助于新媒体的形式来获得讯息,了解社会的时事热点。国有企业在应用新媒体进行企业宣传时,其内容也多呈现年轻化和互动化的特点,对于年轻人心理状态的把握较为准确。

  为适应新媒体时展现状,实现最佳的企业宣传效果,就应当充分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两者有效结合。首先,应当充分借鉴新媒体的优势,确保传统媒体宣传阵地的有效巩固。从两种媒体的优缺点来分析,新媒体虽然具有时效性较高,信息传播效率更快的特点,但正是由于其速度过快,往往导致其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存在一定的疑问。而传统媒体具备较高的权威性,在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的能力上更加优秀,且能够通过对实时信息的有效点评,使得咨询变得更为精准,员工省去筛选大量信息的过程。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好两者的优势,并有效结合,借鉴新媒体互动性较强的优势,让员工参与到传统媒体当中,如在企业报纸当中开辟微博专栏,让员工的微博内容出现在报纸当中。这样一来,既能有效激发年轻员工的热情,使得其对于传统媒体的关注度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够将其带入到整体宣传氛围当中,实现最佳的企业宣传效果[3]。

  此外,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正确导向作用应当被充分发挥,确保其在企业宣传中的阵地地位。在借助新媒体的优势的同时,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思想政治的正确性。应当利用传统媒体更好的可控性这一特点,在宣传过程中,以正面宣传为主,给企业员工以正确的引导,保证其思想政治的健康,确保宣传内容积极向上[4]。同时,应当把握明确的宣传思路,提高员工认识水平,真实客观反映企业员工的心声和需求,实现企业精神有效传达,确保宣传工作能够做到其基本诉求和根本目的。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虽然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只要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两者的优势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发挥最大的宣传效果,使得企业的宣传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应当认识到,新媒体具备更为新型的宣传媒介,其传播范围更广,且信息集成化和传递互动化的效果更为突出[5]。应充分运用新媒体的这一优势,实现企业宣传媒介的有效拓展,使得传统媒体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首先,可利用新媒体来搭建宣传平台,将传统媒体的物料和资讯内容传播到网络当中,使得新老员工都能够获得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接触到传统媒体的信息并从中获取重要内容。国有企业可将电视新闻和视频资料上传到企业网站当中,并将企业报纸以电子档的形式传播到网络当中。同时,还可开通企业的论坛和博客,使得精选的传统媒体信息能够在网络上传播。

  新闻媒体传播已经进入了移动新媒体时代,集合语言、文字、数据、音效、图像为一体,区别与传统媒体,其不受版面和时段影响,通过信息凭条告诉传播,可以迅速形成巨大的舆论影响力。新媒体改变了媒体格局,一种多媒体、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崭新传播结构正在构建,新媒体带来了新闻传播的新时代。

  近些年来,电力企业也逐步开始重视将企业品牌建设与新媒体传播结合起来,不断建立和完善新媒体传播体制,利用新媒体,不断进行对外宣传和沟通工作。新媒体时代,企业宣传工作开展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但是,目前电力企业品牌建设新媒体宣传途径和方式还期待完善,体制不健全,方式单一,响应不及时,策划不全面等缺点还十分明显。

  当今社会,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因为新媒体涵盖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多媒体互动性强、检索便捷。在电力企业的新闻宣传方面,新媒体对其品牌发展与传播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电力企业虽然意识到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电力企业对新闻宣传不够重视表现在企业仍然保持传统观念“重业务,轻宣传”,新闻宣传工作,尤其是新媒体宣传工作,仍然是“做的不如说的”。现在虽然很多电力企业将新闻宣传已经纳入了绩效考核,但是由于考核的目标制定暂不完善,导致现在新闻传播落实工作不到位,在经费和人员上面都难以保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如此激烈,但是由于电力企业是垄断性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同于其他行业,造成了电力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难以打破传统,多存在延续老套额思维,主要注重报纸、杂志上的宣传,缺乏运用新媒体方式来进行宣传。更加严重的事情是,电力企业在新媒体上出现舆情负面新闻的时候,常常出现之后,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进行打响应不够及时,错失了主动发声,引导舆论的最佳时间,这也反应了电力企业还没有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如今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发展势头如火如荼,但是在电力企业内部却缺少了新媒体建设维护的专业性人才,导致遇到新媒体舆情时,无法将舆情主动权掌握在企业手中。当企业有用电方面的服务新举措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到人民群众。改革浪潮在各行各行都在推行,电力企业除了在新媒体上自身企业相关消息外,还要关注行业信息,为民众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但是在目前的情况看来,电力企业确实缺少新媒体维护的专业性人才。

  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力企业也开始重视新媒体的应用,尤其是在企业品牌建设与维护方面,通过新媒体的应用,电力企业也从中获取到了新媒体宣传带来的好处。电力企业运用新媒体宣传的同时,呈现出了原先缺乏的趣味性、网络性以及互动性的特点。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电力企业品牌宣传的渠道增加。如微博、微信等,供电企业抓住了新媒体的发展契机。从国家电网到各省市县等供电公司,都有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来企业及行业动向。电力企业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新媒体,与用户拉近了距离,获得了民众的关注。

  从目前的电力企业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宣传的角度来看,已经呈现出企业和新媒体结合所彰显的特点。

  新媒体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自由。这也是新媒体区别传统媒体宣传的特点。传统媒体宣传教条主义,条条框框的限制太多,拘束古板,文字缺乏活泼,年轻化的特点。新媒体文字宣传则是越有个性越有创意,越容易被大众看好。趣味性,是电力企业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建设和宣传所不能抛弃的一点。

  网络语言日新月异,网络语言的运用也是新媒体明显的标志之一。在电力企业进行品牌建设与宣传中也要紧密联合网络语言,来吸引读者,增加关注。

  新媒体的互动性,让读者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平台。这也是传统媒体无法匹敌的一点。新媒体正是借助着互动性,使得媒体与民众的距离拉近。电力企业也需要利用新媒体,来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如微信支付电费,支付宝电费等,都是一种与民众生活相结合的创新。

  如今是一个新媒体当道的时代,电力企业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来加强对外沟通和企业品牌宣传工作。

  由于电力企业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系统,关系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的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都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从一定意义上,新媒体时代对电力企业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正面宣传与引导和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品牌,但是一旦出现舆情,新媒体时代,负面新闻就如洪水猛兽一般,一发而不收拾。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特性下,需要企业建立一个舆情管理系统,有了负面报道后要尽量减少其影响,对于已经发生的负面新闻,要加以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引导,达到“澄清事情,以正视听”的目的。

  新媒体时代,电力企业如何与社会媒体之间有效沟通,建立一个完善的宣传沟通体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也是做好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工作。要杜绝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舆论处理态度,这种做法极易引起民众不满,对企业品牌建设百害而无一益。

  企业舆情需要“疏堵结合”,对于一些负面报道一定要积极主动做出回应,并且能够积极高效解决问题,做出解释,化解矛盾。适时召开新闻会、新闻通气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企业工作动态和重要工作成果,主动向媒体反映电网建设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邀请体共同开展新闻策划,在改进企业自身工作的同时,有效争取到媒体的理解和社会关注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拉近电力企业和民众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的得知民众声音,了解到用户的真实心声,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和改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企业进行企业品牌建设的一大渠道。但是一旦出现负面新闻,新媒体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十分迅速,会导致舆情迅速扩展,电力企业唯有创建一套强有力的舆情管理体制,才能在新媒体时代舆情管理上得心应手,将新媒体充分利用,做好企业品牌建设。

  [1]柳林加强电网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探讨[J].云南电业,2012(4)。

  导言:所谓新兴媒体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借助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报纸、数字电影、手机短信(彩信、飞信)、移动电视和网络、桌面视窗、电子邮件、QQ聊天、博客微博等高速、快捷的数字化信息交换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者(下称:传播者)向教育对象(下称:受众),“面对面”地传播或互动交流,以帮助受众培育特有的核心价值观、积极的思想意识和健康的精神状态。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媒体空前活跃。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现有网站近230万家,网民5.13亿,手机用户9亿多户,手机网民3.56亿。信息传播进入“面对面”时代。借助新兴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受众参与互动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一大趋势。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巨大的挑战的同时,也为长期流动、点多线长、集中困难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好机遇。

  1、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所谓新兴媒体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借助新兴媒体高速、快捷的数字化信息交换系统这个平台,不受时空限制下的“面对面或人人面向人人”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它的共同点是:无论是图片、声音和文字都是通过“数字化”传播,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互动式交流。

  2、新兴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与传统媒体(书藉、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具有如下明显特征:

  2.1、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兼容量更大。与传统媒体如书藉、报纸、广播、电视不同,新兴媒体受“版面”和传播时段的限制小,其传播的信息容量却浩如烟海,包罗万象,无论是人类生活、社会生产、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还是古往今来、天文地理、考古发现、宇宙探测,几乎涵盖人类所有活动,给予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广阔的时空,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全范围覆盖。

  2.2、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更快捷。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的传播速度与更新极其快捷,可瞬间将信息发送给普通用户或专门受众,这使得新兴媒体可以“千山万水”之外,同步传递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受众则可以迅速、及时、便捷地“面对面”接受教育。在新兴媒体不断“扩容”的时代,利用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增强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3、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新兴媒体借助因特网兼容性广泛的巨大优势,具备了声音、文字、图像合一的特点,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更有选择的空间。不仅传输的信息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而且更加人性化、趣味化和平民化,吸引受众的参与,提高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2.4、新兴媒体传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可“互动性”。新兴媒体更具人性化、平民化的传播特点,可采取“互动性”传播方式进行。即:新兴媒体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所有受众都可随时随地在相关媒体上发表见解,也可根据受众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新兴媒体发表见解,相互“平等”地交流,在接受教育的方式上不仅可“互动”,而且更具有参与性和主动性。新兴媒体传播的“互动”行为,为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提供双向“互动”的选择和交流,拓展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比传统媒体单向传播方式,即传播的信息主要由传播者单方面制作并提供,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具有更好的效果。新兴媒体为施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参于互动”平台,为优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多可能。

  3、利用新兴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利与弊。任何一种新兴“工具”的产生,都是一把双刃剑。利用新兴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兴利除弊,才会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3.1、新兴媒体为建筑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压缩”了时空。建筑施工企业的受众常年在全国(甚至全球)各地搞建筑施工, 思想政治工作受众高度分散,相距总部、分部机关遥远,部分受众长期两地分居,这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共性特点。由于“天高皇帝远”,建筑施工企业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出现了“文件难传达、宣传难到位、活动难开展、关爱难及时、任务难落实、信息难沟通、作用难发挥”等“短板”,解决这些“短板”需要在改革进程中解决,更需要强大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配合进行。跨越时空的新兴媒体,正在为建筑施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利快捷的多元化平台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借助新兴媒体跨越时空、部门、单位分隔的特点来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将起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和“远水解近渴”的特殊效果。

  全媒体时代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平台的兴起,我国高校舆论宣传工作,党的建设工作,统战工作等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交替与融合的趋势下,我国高校舆论宣传以往的工作模式逐渐与新的媒介环境不相适应,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舆论宣传工作未覆盖到所有媒体领域,未能及时监控与处理大量信息并消除其给高校舆论宣传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高校舆论宣传工作而言亦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全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舆论宣传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拓展了舆论宣传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同时也提供了新的舆论信息载体和舆情观测场域。而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的诸多手段中,尤其以新媒体表现最为突出,以其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突出表现了当下高校舆论宣传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增多,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形态,即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是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条件下,各种新旧媒介形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借助文字、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1]。

  1.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是一个包容的时代。各种形态的传播媒介互相融合,互补发展。在全媒体时代下各类传播媒体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最终融汇成为一个具有系统性和包容性的传播形态。

  2.全媒体时代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全媒体时代是在信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媒体的发展对于传播形态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播者的特点愈发明显。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地在网络平台上言论,并且得以较为迅速和广泛的传播。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校是为我国建设输送人才的摇篮,注重高校的党建工作,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党员,培养我国党和国家事业的新生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媒体时代下,高校的党建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全媒体时代下新旧传播媒介互相交融,传播形式和传播方法日趋多元,为高校的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提供了机遇。

  1.全媒体时代为党建引导和宣传工作的方式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全媒体时代,可借助多种传播媒介,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播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影像等丰富的信息。全媒体为高校的党建工作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信息传播形式,搭建更加广阔的信息传递平台。

  2.全媒体的开放性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更加活跃。在高度开放的媒介形态下,尤其是新媒体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状态下,高校的党建工作更加容易渗透进党组织和学生党员个体的日常交流互动中去。利用各种媒体的不同传播方式,尤其是网络的便捷和快速,将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到每一个细节中去。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的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的手段难以适应于大学生日常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学生是年轻的一代,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能够较快和良好的适应当下多种传播媒介的融合趋势,并能够选择较快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而目前高校的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的方式方法比较落后,难以为大学生提供较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在对各高校的网络党建建设的调查中发现,高校利用新媒体对党建舆论的引导和宣传的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大多数学校的党建工作仍重点通过校园报纸、广播、电视等较为传统的方式进行。

  其次,大学生仍处于建设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面对复杂的全媒体时代下的信息社会,各种信息错综复杂的充斥着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怎样提升自己选择接受信息的能力,如何避免垃圾信息的侵蚀尤为重要。高校党建工作在这样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开展,有着巨大的挑战性。

  在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止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网民个人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终端集中,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其中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例最高。

  党的十以来,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作。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4G网络的发展和成熟,校园Wi-Fi的大面积覆盖使得高校的党建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新媒体环境。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运用到高校党建工作中已经成为了当下时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的新媒体平台。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各大高校建立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笔者以抽样调查的方式,根据新榜、清博指数等新媒体大数据平台提供的高校新媒体排行榜,选择新媒体平台影响力较大的十所高校,综合地域、高校类型等因素,以陕西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十所高校为例,分析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情况。

  在对各大高校的新媒体党建平台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各大高校的党建新媒体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在舆论宣传和引导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高校新媒体党建平台多以弘扬正能量,传递新资讯为自己的内容核心,长期在新媒体平台上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信息,提供及时的信息资讯并且承担一定的服务功能。从而在校园内部形成正面的舆论氛围。在新媒体运营的过程中,组织成立了专门运营新媒体平台的学生组织,培养了一批掌握新媒体运营技巧的优秀学生干部。

  各大高校建立党建新媒体平台的情况各不相同。从表1中看到,大多数高校在建立官方微信、微博的同时建立了党委、团委官方微信微博。并且成立了隶属于党委、团委的学生组织运营新媒体平台。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在校党委宣传部建立了新闻中心,下设微尚工作室运营陕西师范大学官方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团委建立青年传媒中心,设微扬工作室运营陕西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武汉大学团委成立隶属于武大团委的学生组织青年传媒中心运营“武大小青媒”和“武汉大学青年传媒”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和新浪微博账号。同时,各大高校各学院也以学院党委、党总支部、团委为中心设立院部官方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

  笔者以2016年全国两会为时间契机,调查了以上十所高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2月29日至3月27日的推送内容及阅读量等数据。调查中发现有些高校虽未建立党、团委官方微博微信,但在校园官方微信微博上党建内容。如: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在两会召开期间推送的《两会开幕,这“十大热点”值得关注》、四川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分享乐 川大人热议新闻舆论观》等。但根据笔者调查数据显示,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党建内容阅读量远远低于其他类型的内容。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在两会召开期间推送的《两会开幕,这“十大热点”值得关注》(头条)的阅读量为5676,选低于上海交大2月29日至3月27日头条平均阅读量27355.6。而建立了党委、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较少,主要集中在党委、团委建立的官方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党建工作。

  同时,QQ和微信等社交软件的使用已经渗透进高校党建的日常工作中。使用QQ和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党支部QQ群、微信群等,加强党组织对学生个体日常生活学习的了解,在网络中搭建正面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平台,为青年学生营造正面的舆论氛围。

  但是,在新媒体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对新媒体建设的不够重视,新媒体建设队伍不够强大等。

  1.高校的新媒体平台建设有其内容的针对性。新媒体平台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内容的定制化。高校在党建工作中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针对不同受众制定和不同的内容,实现点对点的传播。利用新媒体的这项技术支持,可以实现对于高校党建工作中不同受众群体不同消息的传达。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对不同人群实现定制化信息的传递,从而将信息更加直接准确地送达至受众。

  2.新媒体平台信息更加及时。相对于传统媒介,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微博可以及时短消息,微信、网站都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手机终端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载体也是信息载体。高校党建工作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可以使得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及时将信息传递出来,的及时化可以吸引青年学生的注意力。

  3.新媒体可以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元素为一体,将信息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的展示出来。高校的党建工作往往只重视到了内容的政治性,忽略了形式的丰富性,将新媒体的多种形式运用到党建工作中,通过网页、微博微信等平台制作相对具有趣味的内容,提升党建宣传的吸引力。

  新媒体的特点迎合了大学生的日常需求,碎片化的信息也符合大学生的日常阅读状态。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短信和电话的功能,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查询资料,上知乎贴吧等论坛交流问题也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新媒体所带给大学生的大量信息与其便于携带的特点使其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新媒体在大学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舆论的引导和宣传值得探讨。

  高校建设党建舆论平台是为了提升高校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坚持党性原则,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坚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原则,弘扬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党的理论路线,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及时传播党的思想路线。

  新媒体党建平台承担着校园舆论引导和宣传的重要责任,同时也肩负着搭建校园文化的义务。新媒体平台的搭建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支持,同时需要一批具有新闻敏感、政治觉悟的党建工作者。所以,要建设新媒体党建平台需要高校的高度重视,为新媒体的建设提供资金、智力等方面的支持。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培养一批优秀的党建工作者是关键的环节。党建工作者的素质决定了新媒体运营的质量。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新媒体运营团队提供学习实践的平台。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青年学生的培养。尤其是在学生党员中发现和培养优秀的党建工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帮手作用。培养有质量、有数量、有责任感的新媒体党建工作者团队。

  高校在传播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内容的政治性,同时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传统的媒体中进行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中只能运用问题和图片等单调的形式进行,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格局,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越性,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等多种元素,使得内容在政治性的基础上富有趣味性,能让青年学生深入理解传播的内容而非走马观花地阅读。

  全媒体时代下高校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推动着全媒体传播形态的形成,新媒体对于高校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如何运用新媒体丰富党建形式仍需要在进一步实践中得到完善。

  [1] 王庚年.关于全媒体的认识与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1).

  [2] 张雪,静丽贤,王艳.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J].科技风,2015(24).

  [3] 闻竹,刘炜炜.浅谈新媒体形势下高校党建舆论引导的研究[J].职业与技术教育,2016(16).

  [4] 白强.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探索[J].品牌,2015(6).

  (一)新形势下垦区宣传工作面临价值多元化的挑战。不同的时期,人的思想观念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手段,使信息传播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技术和载体实现了图文、视频等直播,全方位、及时性成为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这对以纸质媒体为主的传统传播产生了巨大冲击。信息传递方式的转变也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不同年龄阶段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方式。对垦区的宣传思想工作来讲,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形势。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不得不解决的难题。传统的思想宣传工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也是在继承优良传统中应对思想多元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垦区宣传创新需要借鉴新的理念。据专家分析,未来,纸质媒体可能会消失,而同样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广播,凭借其自身的优势,依然有生命力。网络媒体逐步步入正轨并成为主导媒体。而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可能风靡一时,但因其自身固有的种种缺陷无法成为如同网络媒体一样强大的主导媒体,它们扮演的角色是对主流媒体的补充和点缀。因此,要重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宣传,发挥其优势,借鉴其运作的思想和思路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间地域的局限,让信息传递变得轻松便捷。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形式来说它既吸收了传统媒体的许多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很多缺点。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具有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地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在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势的同时,要注意发掘信息的深度,提高宣传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引性。追求新闻的深度价值,是今后宣传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

  做好垦区新闻宣传工作是加快垦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出色的新闻宣传工作,使垦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在具体工作上,重点突出,措施得力,积极主动,把握得当,基调鲜明,导向正确,求真务实,富有成效,可以很好地为垦区的安全生产、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可以充分发挥舆论和先导作用,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把职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垦区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把职工群众的干劲凝聚到加快发展的大局上来,形成垦区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新形势下把握好宣传工作的核心,首先要突出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方法和思维习惯上找到突破口。我们必须以新的思想、新的视觉和新的举措,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垦区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做到用时代的要求审视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推动工作。

  (一)从上到下树立“必用、敢用、善用”理念。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要清醒地意识到新媒体时代社会化传播模式变化,新的传播格局给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格局带来冲击。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干部,都该放下身段,以“必用”的信念、“敢用”的勇气、“善用”的智慧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在人人都是“自媒体”发声的时代,要鼓励、支持、引导宣传思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更有分量的声音。

  (二)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用新人管新媒体。我国网民总数中,10―39岁的青少年占80%以上。据推算,未来3―5年,我国新媒体应用人才缺口60―80万。要结合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要求和新媒体特质,大胆启用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网络技术全面的年轻干部,投入到新媒体应用工作中,挖掘、培养具备良好素养的宣传干部,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对年轻干部,要给舞台、给资源、给政策、给激励,打通其职业上升通道,凝聚一批年轻化的宣传思想工作者,使宣传思想工作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大数据时代,信息数量很多、媒体形式也在不断增多,这就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下很多媒体的传播形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在接受途径上也具有多样性,互联网的应用更推动了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与范围,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动力,此间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会面临一定的难题,很多人渐渐抛弃了传统媒体形式,一味追求快节奏的新媒体,这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发展。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以及互联网环境,及时有效地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运行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不利于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现阶段,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过于传统,没有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创新,这会导致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缩小,时效性也要比互联网差。另外,在传统媒体运行过程中,由于电视广播传播的内容创新性差,这也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运行,固守原有电视编导工作的机制,在内容上没有进一步的创新,就会影响电视广播整体的收视情况。在人才培养方面,电视广播传统媒体的编导应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对电视广播的运行编导机制进行创新,从而在多个方面提高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新媒体时代下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持久而多方面的,这决定了传统媒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影响我国媒体新闻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新媒体有着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新媒体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例如加大互联网的影响,新媒体的传播更加方便,同时信息的传播途径也更加具有多样性,使传统媒体业遭到很大的冲击,如果不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进行改进,传统新闻业很有可能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提升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传统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在明确了特点和优势之后发扬其特点,从而增强传统媒体业的发展力。在进行电视编导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广播电视的特点,对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另外,在编导工作创新过程中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广播电视的特点进行创新,而不能追求一味的创新。新媒体有着便捷的特点,但是由于追求快捷的传播,在创新的过程中媒体的内容质量会有所下降,同时对内容的筛选也会出现一定的不足,所以传统媒体在编导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内容的精度和深度来提升自身的地位,同时激发观者的深入思考,在内容上应该根据群众生活的特点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从而使传统媒体的内容服务于群众,使受众范围更广。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团队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来提高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强化群众的接收意识,进一步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会给收看者一种形式单一的印象,这种感觉会在新媒体时代被放大,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的发展需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不断进步。首先,要正视新媒体时代给广播电视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毋庸置疑的会给传统媒体造成冲击,但是在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会带来契机。广播电视的发展可以与互联网的发展进行融合,广播电视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网站,在这样的网站上,可以及时接收到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内容,可以打破原有的运行机制,并带来新的转机。

  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和电视编导工作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进行,在电视内容编排的过程中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同时也可以根据现阶段人们的兴趣进行挖掘,采用创新的理念来扩大所面向的范围和年龄群。在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内容的实质性,要传播具有实质意义的节目,并加入创新元素和趣味性元素,从而为多个年龄段受众提供有趣的节目,提高电视收视率等等,在节目内容上多采用创新的形式来吸引观众。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内容具有公众性,可以面向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同时在内容上也可以进行深化,采用创新的形式来吸引观众,从而提高传统传媒在传媒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4培养专业化人才,完善节目的管理和质量现阶段,在节目中加入创新元素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需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具有专业视角的记者和编导,要看到事件背后的实质,从而提高节目的可观性。在培养人才方面,首先要强化人才的实践能力,不停留在表面,要使其多走进百姓生活中,了解百姓对传媒内容的需求,这样可以为传统传媒未来的发展指明一定的方向。在节目的管理和质量上也应该加以重视,现阶段有很多索然无味的电视节目,不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无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对这样的电视节目就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来管理,保证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结合当下社会形势,整合群众意见,采用创新型的方式来完成电视编导工作,从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保持传统媒体的竞争力。

  [1]李微、雷璐荣.试论新媒体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方略[J].新闻知识,2014年5期.

  [2]邱静、张梦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J].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期.

  [3]陈璐.新媒体时代下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15期.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供电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充分运用“新媒体”这一宣传工具,为广大员工搭建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宣传思想工作交流平台,着力解决好供电企业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供电企业在宣传思想工作上运用新媒体,可直接通过互联网、电脑和手机等,可以使宣传对象、宣传内容和宣传范围的接受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接受或信息,而且是在一瞬间就可以传达到系统各单位和每一个员工。从而使宣传思想工作做到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无距离、无局限。

  供电企业运用新媒体使宣传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广泛、更快捷、更深入。通过企业APP、微信公众平台、企业网站等实时聊天工具发表观点看法,实现双方的随时交流。企业宣传主体可以从中发现受众反馈的问题和内容,进一步评估宣传效果,调整宣传方法和策略,选择更适合员工的宣传方式。

  供电企业运用新媒体可以实现人对人、点对点,具有明显指向性的宣传。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受众可以开设“QQ、微信群组”“网络社区”,建立“朋友圈”,形成“网络族群”等,实现多人同时聊天和信息交流,使广大企业员工间的联系相对固定和密切,从而有利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

  21世纪是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的普及给人们使用各种新媒体提供了条件。人们运用各种新媒体进行信息和数据交流成为日常不可或缺的手段。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2]。可见,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供电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作为一条有效宣传思想工作的工具,为广大员工提供信息,从中捕捉员工思想动向,把握员工的基本思想状况,促使员工的思想发生正向的变化。

  随着我国网民年轻化结构的日益突出(截至2015年12月,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不少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开展新媒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就拿拥有庞大的青年员工队伍的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广东电网公司)来说,截止2015年12月底,广东电网公司员工年龄结构比例为 :20岁(含20岁)以下员工占11%、20岁至30岁(含30岁)员工占42%、30岁至40(含40岁)员工占28%、40岁以上员工占19%。可见,如果广东电网公司运用新媒体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拥有巨大的市场。不但可以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还可以满足年轻人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起到传统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近十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的供电企业也日益发展壮大,员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每年都有大批的应届毕业生加入到供电企业队伍中。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广大青年员工,在电脑、手机等智能用具的运用普及下,每一个人都是“网络达人”和新媒体使用的高手。年轻人无论是在逛街、吃饭还是在工作、休闲娱乐都不少不了对新媒体的运用渴望。在供电企业的员工中,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一线作业员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每天都会用到各种新媒体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3]。可见,新媒体运用在供电企业已经成为员工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常态下,赋予供电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新的使命。同时,也要求供电企业在宣传思想工作上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全面运用好新媒体这一宣传工具。在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方面,不断提高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新媒体的运用要发挥其特点,就要求供电企业要为广大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运用环境。针对供电企业员工运用新媒体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笔者认为除了要在企业宣传和企业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引导外,还要做好硬件设备的改善更新工作。为此,我们供电企业大可效仿时下商场酒店等采取的方式,在员工工作场所和生活区也实现WIFI的全开放,让员工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自由接收信息;我们可以对使用年代久远,配置低下的设备进行更换和更新,以达到新媒体运用对电脑和手机等设备的配置要求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次,在工作场所、员工生活区和公司内网、外网等,供电管理者要提倡和发动员工们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并且管理者从中要起到沟通桥梁作用,形成从上到下新媒体的运用热潮。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完善领导信箱、微信群、朋友圈等畅通基层员工诉求表达的渠道、倾听员工呼声、解决员工困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借助新媒体设备和手段强化员工思想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方便快捷、时代感强、覆盖面广”等特点,让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做到潜移默化。

  首先,要紧跟潮流,创新宣传形式。可以在员工使用多年的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加强员工们对新媒体工具的学习、运用和开发能力,进一步丰富思想宣传的形式、内容和途径,大胆开发和运用企业APP、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报等深受员工欢迎的沟通交流方式。在宣传思想工作上,要发挥新媒体的吸引力和创新变化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宣传运用的实效性。

  其次,供电企业要运用新媒体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来弥补传统思想宣传工作中出现的“内容形式单一空洞、缺乏特色、缺乏互动”等不足。运用新媒体在员工思想工作方面,除了理论宣传和正面灌输引导外,还要在公司网站的设计上告别单调和维护上加快更新速度。结合员工需求增加服务性、指导性、咨询类等设置。

  再次,从当代青年的特征和员工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时势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竞赛、交流和讨论等思想教育主题活动。供电企业可以结合思想工作,鼓励党工团组织、基层单位和员工建立QQ群、微信群等,建立微观点、微话题和制作微电影、微视频等,在员工队伍中成立兴趣小组,发起原创作品征集评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开设基层感动人物评选活动,利用新媒体“随拍随传,观看点评”等功能,使思想工作更贴近员工实际,贴近生活,从而打造思想工作的新模式。

  首先,企业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思想工作,o非要达到人才培养和员工思想总体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那么面对新媒体的要求,供电企业就要盘活现有人才,培养技术骨干,加强思想宣传队伍建设和运用新媒体全方位的对员工进行引导和教育。 在新媒体运用过程中,针对理论人才与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和结合。选拔、培养一批有理论水平、思想敏锐、业务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提高供电企业舆论引导水平和加强公司新媒体运用的技术建设和维护。

  其次,要加强对新媒体运用过程的引导。要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引导,运用好新媒体这把双刃剑。一是对员工关注的一些敏感、热点、疑难和深层次问题时,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网上和网下”、“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二是安排专人实时监测网络舆情,与各级主流媒体、网络大V等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在面对公共突发事件时,为避免社会和员工受到社会不当言论的影响,要及时运用新媒体手段快速占领舆论高地,积极主动化解社会和员工对我们供电行业的误解,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前瞻性地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不断提高供电企业舆论处置引导能力。三是充分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和企业文化进行员工日常思想教育,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贯《南网总纲》,结合开展“两学一做”等教育实践活动,对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教育,使新媒体运用真正达到弘扬主旋律和提高员工思想工作的双重效果。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供电企业宣传阵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企业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建设网上宣传阵地,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激发电力职工主人翁精神和历史责任感,为创建一流的国际先进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对中国新闻宣传工作者来说,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4年4月23日,部长出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强调要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此后,国内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媒体融洽,2014年作为“媒体融合元年”被写入中国新闻传播发展史。那么,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落实中央精神,转变宣传教育观念,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模式,以培养适应新媒体时展的创新人才,并进一步提升高校品牌塑造能力,就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新闻工作者着力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而广义的“媒体融合”则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而且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2000年3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媒体综合集团成立坦帕新闻中心,将集团旗下的报纸、电视台和新闻网站集中在一起办公,被称为“媒体融合实验”,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国际媒体融合的标志性事件。与坦帕新闻中心的“人与平台”融合相比,“融合新闻”则是一种“新闻产品融合”,如获得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的《纽约时报》大制作《雪崩》,就是由两位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主创的《华盛顿邮报》“TSA”报道(《头号美国机密》)以及英国《卫报》对“棱镜门”的报道[1]。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显示:2014年全世界微信用户已达6亿,其中,中国国内用户达到5亿,微信公众账号保持每天8,000个的增长速度以及超过亿次的信息交互;中国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现有103家,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3亿。国外研究显示:如今一个人平均每天摸手机的次数大约是150次,每天打开微信的次数是38次,微博访问的比例超过70%。这一切都表明新媒体尤其是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媒体”已经成为中国信息传播的主阵地,新媒体技术不但颠覆了传统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而且已经深深影响普通公民的生活理念和生存方式,中国已进入以移动终端为载体,以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应用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2]。近年来,传统媒体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压力倍增,纷纷寻找改革转型的出路;同时,新兴媒体虽有技术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新闻“把关人”也经常遭到争议。上述应该是中国“媒体融合”概念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

  中国的“媒体融合”起步较晚,早期的“媒体融合”多是媒介的整合,即是一种狭义的“媒体融合”。石艳红将早期的“媒体融合”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复制阶段、互动阶段及全媒体阶段[3]。应该说,中国“媒体融合”在2014年才进入真正的实质阶段,这一年,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传统媒体先后推出新闻客户端,光明日报社成立融媒体中心,上海报业集团成立澎湃新闻;新华社与北京大学,光明日报社先后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土豆优酷网、头条新闻等新兴媒体也是新招频出。2014年8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从而将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推向高潮。随后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从学界到业界,“媒体融合”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作为一项中央决策、一种业界共识贯穿整个新闻传播领域,“媒体融合”成为2014年度社会最新热词,社会各界和新闻界进入两情相悦的“蜜月期”。

  应该说,当前大多高校领导都非常重视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普遍希望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能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从而抢占高校育人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为高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舆论环境。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前无论是高校管理者还是新闻宣传工作者,对新媒体时代高校媒体融合还没有深刻的切身体会,对高校媒体融合发展也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高校媒体融合路径扑朔迷离,高校媒体融合面临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并存的现状。

  近20年来,国内高校宣传教育工作经历了侧重理论宣传向侧重新闻宣传的转变,大部分高校先后在党委宣传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新闻中心,以统筹资源,集中统一管理校园媒体。但事实上几乎所有高校的新闻中心和党委宣传部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并未因此增加人力或物力;同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校的校园媒体无论是校园电视台、广播台还是校报和新闻网,基本是处于一种松散的联合状态,各媒体之间无论是内容采集还是后期制作,基本上都在独立运行,这一方面使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本来有限的人员捉襟见肘,同时也使得高校成立新闻中心的初衷无法实现,新闻中心形同虚设、味如鸡肋,导致众多高校由于缺少必须的机制保障而陷入媒体融合困局。迫于人员、资金、制度等机制方面的压力,一些高校或被迫无视新媒体传播效果,或完全放弃新媒体传播平台;一些高校管理人员疲于应付,或主动将校园媒体的管理权转移,或取消校园电视台或者校报等传统媒体;一些高校虽然开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但却不能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造成新媒体平台形同虚设,媒体融合发展前景堪忧。

  从技能需求来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从业人员大多是非新闻专业人才,与社会媒体相比,在新闻素养方面存在不足,加上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与传统媒体时代存在很大的不同,对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的新媒体使用熟练程度、传播技巧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专业技术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当前高校管理者普遍对新媒体新闻传播规律重视不够、认识不深、研究不多,漠视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规律的不同,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办法做新闻传播工作。不少高校虽然开通了新媒体平台,但由于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节奏不能与时俱进,不但反应迟钝,而且面孔僵硬,要么说空话、说套话,要么言之无物、言之无味,使得高校新媒体运行既不接地气,也没有人气,最后只能自娱自乐。

  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高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具有媒体融合发展诸多天然优势。首先,高校不但拥有媒体融合所需要的高科技专家团队,而且拥有一大批谙熟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学生社团和爱好者,这可以给高校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其次,高校媒体没有经营压力,不必像社会媒体一样经常需要屈从于经济因素,可以完全按照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规律来整合学校和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有利于高校媒体实现无缝对接、真正融合,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经济优势;最后,高校媒体种类相对齐全,而且无论属于哪个职能部门,在高校都隶属于学校党政,管理相对集中,更有利于高校媒体根据媒体自身特点进行分众传播,具备非常大的管理优势。

  显然,中共中央在深化综合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媒体融合”绝非空穴来风,而是目光深远、意义重大。时至今日,笔者以为中国的“媒体融合”已不仅仅是一个只涉及新闻传播领域的概念,而是中央为了整合国际国内各种资源、抢占国际舆论阵地,统一国内各界人士认识,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动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大决策。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高地,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大力推动高校媒体融合的探索和研究,以培养适应新媒体时展的创新人才。

  高校媒体融合要强调“分享共赢”。首先,高校媒体要实现资源分享,互惠共赢。高校应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新媒体建设上,围绕新媒体传播特点打造高校媒体融合模式。其次,高校要加强和社会媒体之间的沟通联系,能用社会的、别人的技术要尽量用,不能关起门来搞融合。社会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他们都各有特点,各有所长,高校要善于搭建平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与社会媒体分享包括内容、技术、人员在内的各种资源。最后,高校要加强与上级部门、兄弟院校的互动和合作,新媒体传播是一种裂变式传播,集群效应在新媒体时代将愈加凸显,在上级部门、行业协会的统筹下,与兄弟院校实行同步互动,传播效果及影响力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高校媒体融合要强调“管理融合”。首先,应成立高校融媒体中心,改变原来校园媒体相对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策划、统一采集、分别制作的媒体融合管理模式。其次,要加强新闻宣传的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制定定期召开高校年度、季度、月度新闻宣传策划会的例会制度;综合上级部门、社会媒体、学校党政等多方面信息,一般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新闻宣传的重大选题,根据选题特点确定牵头负责的校园媒体和基本新闻宣传方案;在年度重大选题的基础上,每月月底由融媒体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一个月的新闻宣传策划方案;在年度和月度计划的基础上,每周一召开融媒体中心综合编前会,就本周新闻宣传工作的采集和编写以及后期制作进行具体分工。最后,要打破校园媒体的传统人员岗位设置现状,打造符合新媒体时代特点的全媒体新闻人才,采用采编一体、岗位轮换等方式,整合高校所有媒体资源,形成高校媒体融合人力资源合力。

  高校媒体融合要强调“用户体验”。首先,表现为工作重点的转变,说过“用户在哪里,阵地就应该在哪里”,高校师生特别是大学生,由于年轻而且熟知新媒体技术,对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比一般群体依赖程度更高。我们传播的东西对师生是不是有用,师生是不是喜欢看,应该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高校媒体,如广播台、电视台、校报、新闻网、微信、微博等各种媒体在新闻策划上要有顶层设计,要各有侧重并注重先后,制作不同媒体风格特点的传播内容。其次,高校媒体融合发展要在提升新闻内容品质的基础上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传播内容是决定高校媒体融合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高校更要坚持出高品质、有内涵、吸引人的传播内容,而不能简单追求“眼球效应”而降低导向要求和内容标准。最后,要考虑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要重视用户体验,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分众),生产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传播内容,而不能千人一面,更不能一厢情愿,要通过新媒体技术了解师生的客观需求,线上、线下频繁交流(互动),熟悉师生的阅读习惯,精确推送师生真正关心、线.转变工作角色,用“外引内培”的资源整合手段提升高校媒体业务能力

  高校媒体融合要强调“人才融合”。首先,高校媒体人才队伍的融合是高校媒体融合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高校新闻工作者不但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而且要有坚定的政治素质,同时还要能熟练使用各种新媒体传播技巧。其次,高校媒体融合要突破人才瓶颈,就需要采用外引内培双重渠道:一方面,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加大人才引进的力量,高校宣传部门应该有别于其他职能部门或者党务部门,在机构设置或人员招聘时要尽量考虑新媒体传播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人员进行新媒体传播理论、传播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让现有人员从传统党务人员的角色尽快转型成兼具“新闻素养+新媒体技巧+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全媒体人才。最后,高校还可以通过挖掘学校的师生资源,特别应该利用新媒体新颖、时尚、互动的特点,鼓励和带动广大师生参与到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改变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模式为新媒体时代信息服务模式,结合学校文化特色和价值观理念,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搭建各种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平台。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打通两个舆论场,真正起到“外塑品牌、内聚人心”的作用,高校管理者和新闻工作者就必须尊重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用“分享共赢”“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和“以人为本”“人才为先”的管理理念去推动高校媒体融合发展,让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接地气、有人气、显大气。

  报道及时,传播广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和手机用户的数量正逐年递增。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新环境下,我们党在党建宣传报道内容和形式上也在不断地创新。例如,在各种时事报道中,利用手机平台、手机报、互联网形式宣传报道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正是因为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报道及时,传播广泛,可以最快速最广泛地将信息传播开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个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文字、图片之外,还可以以视频、动画、超链接等形式进行传播,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宣传报道方式。例如,在《北京党建》数字电视多媒体平台中,它不仅有图文互动的形式,还有多个视频的表现形式,在节目上更是可以实时点播,这种多样化的表现方式满足了广大党员干部的需求,更生动化、立体化和形象化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因而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反馈及时,平等交流。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一个不同是,新媒体具有着反馈及时的特点,它使得传者与受者可以平等地进行交流,甚至可以进行转换,任何人都可以是党建工作的宣传者,因而大大提高了党建工作实效。例如,以手机信息系统为例,基层干部不仅可以接收到党中央宣传的方针政策,也可以将基层的情况进行上报,各个干部之间还可以进行互动,实现了信息的及时沟通,是一种有效的党建宣传工作平台。

  给党的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新媒体的不断普及,新媒体传播的各种多元化的信息给党的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也给党的意识形态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正是因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自主性和无限性,一些多元化的信息在新媒体中流传开来,与主流思想发生了碰撞,对党的主流意识造成了冲击。此外,因为人人都可以在新媒体中发表看法和信息,而且造成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更需要提高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做好党建新闻宣传工作。

  给党的舆情疏导带来了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党面临着严峻的执政环境和媒体环境的考验。网络信息及时,传播速度快,在社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针对一些突发事件来说,本来不是因为新媒体而发生的,却被新媒体扩大了影响力,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在整个事件中党和政府的处理不恰当,很容易使得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害,影响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新媒体环境给党的舆情疏导提出了新的要求。

  保持高度责任感,坚定政治立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建宣传工作,从事党建宣传工作的人员必须坚定政治立场,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在各种挑战中战胜诱惑,把握要害,提高工作效率。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各样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冲击着人们头脑,这给党的宣传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在压力面前,党建宣传工作人员要坚持鲜明的政治立场,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保持高度责任感,认识党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指导工作,促进工作实效的提高。

  积极转变观念,实现工作主动性。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到来,党建宣传工作只有更新工作观念,将被动宣传变为主动宣传,创新宣传工作的形式和模式,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党建宣传工作首先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思想,树立起科学执政的观念,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其次,党建宣传工作要树立起依靠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树立以群众为本的党建宣传工作思想,在宣传的过程中关心和依靠群众,体现人文关怀。最后,党建宣传工作要更新工作模式和形式,提高党的宣传工作的先进性,不断地开拓创新。

  积极创新方法,有效运用新媒体。新媒体具有着传播迅速、传播广泛、互动性强等特点,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的重要优势,在党建宣传工作方法和方式上创新,才能有效提高党建宣传工作的水平。首先,要坚持发展的宣传工作思想,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党建宣传方法,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将群众的主动参与纳入到党建工作中来,促进工作在思想交流与沟通中进行提高。其次,要利用新媒体的有效作用,提高党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运用网络平台收集有针对性的党建信息,通过上党课、建网站、领导信箱、政务公开等形式来提高党建宣传工作的力度。最后,要运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提高信息的丰富性、生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让信息与群众生活相互渗透,以实现党建宣传工作的有效性。

  积极创新内容,丰富宣传途径。传统的党建宣传途径仅仅只有党报、党刊,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的BBS、QQ、微博、论坛、MSN等都可以被利用到党建宣传工作中来,共同促进党建宣传工作时效性的提高。当然,这就需要党建宣传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要创新工作内容,宣传有时代性、号召性的思想内容;第二,要宣传贴近群众生活的内容,体现群众困难,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弘扬社会风气。

  注重实践总结,改善宣传工作。在新媒体下的党建宣传工作中,传统宣传工作方法不能全盘舍弃,新媒体的工作方法也不能全部吸收,这就需要积极从实践中总结,善于分析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深入开展党建宣传工作,探讨新媒体下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促进网络时代下的宣传工作取得新成绩。例如,建立起党建宣传的反馈机制,定期进行宣传工作的归纳总结,开展具有前瞻性的工作计划等等,都是有效的党建宣传工作方法。

  总之,新媒体环境给党建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时期的党建宣传工作要成分发挥新媒体环境的优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创新方法、丰富内容、注重总结,不断提高党建宣传的工作水平。

  对于新兴媒体的界定,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新兴媒体是基于新技术应用的媒体形态,具体包括快递信封广告、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兴媒体常被称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兴媒体的受众获取信息的平台拓展到互联网、移动通讯的手机等新型载体,收看终端也由电视屏拓展到手机屏和PC电脑屏。

  新兴媒体在应用上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时间上,新兴媒体传播具有明显的自由、快捷的特点,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随时各类新闻。二是在空间上,新兴媒体传播不分地域,本身在新闻和信息容量上也具有无限性,使得这些信息储存空间的优势,较传统媒体更丰富、更饱满、更精彩。三是在手段上,新兴媒体传播可以做到单项传播、双间甚至多向传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以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四是在内容上,新兴媒体传播更为透明,例如一个人的意见会以极其低廉的成本迅速被其他人获知,任何人可以随意发表自己观点和想法等等。

  目前,新兴媒体应用十分广泛,由于能对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使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让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渠道多元化以及互动参与性强等优势让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如今,新兴媒体逐步颠覆了传统的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信息获取渠道,网络空间、博客、播客、微博等新媒体,使每个人都有信息的可能。

  新兴媒体给统战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一方面,新兴媒体有助于提高统战工作效率。由于统战工作具有涉及面广、对象广泛、时代性强等特点,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很难适应以信息技术为特点的知识经济的要求,新一代知识分子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和流动性强的特点,思想交流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统战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以应对发展需要。而新兴媒体能节约工作成本,有利于统战工作的对外宣传,有利于加强与统一战线成员的沟通与互动,有利于最新的政策、方针等快速传达到统战对象手里。另一方面,新兴媒体有助于提高统战工作效果。例如,新兴媒体能够及时获取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重大热点问题,有利于民众和委员通过留言栏等方式就提案开展讨论,既可进一步优化、丰富提案内容又可以宣传提案,提高提案的社会影响力和民众的参与度。

  然而,虽然目前各地统战部门基本建立了门户网站,有些地方还建立了统战工作短信平台等,但是,各级统战部门的新兴媒体统战宣传工作还没有形成体系化合力,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对新兴媒体在社会发展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还没有树立起战略思维和长远观点,对如何利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还缺乏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对网络统战工作的认识还存在着盲区和误区。如认为网络统战就是搞办公自动化,就是建立网站,就是强化对网络舆论的监管,而如何将新兴媒体的优势融入统战工作中去,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办法。因此,需要我们认清利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兴媒体在传播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自由、快捷的特点,可以轻易做到随时随地和阅读各类新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尤其是我国高校自扩招以后,分校区的情况比较普遍,学校人员的布局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少高校的组织结构和部门安排被打乱,工作关系也发生了改变,给高校统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新兴媒体的时空无限性能够有效破解这些障碍和困难,在高校统战工作的开展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为此,各级统战部门应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挥新兴媒体优势,积极探索网络统战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增强工作成效,更好地发挥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巩固和壮大新时期统一战线服务。具体而言,统战部门应当主动积极地建立自己的网站,建设自己的网络阵地,并不断进行巩固和强化。同时,通过在具有官方性质的网站上信息,公开政策,展示风采。

 
 
当前位置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23-2024杏彩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