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盛悦娱乐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26 06:03   

  首页:盛悦娱乐注册:首页今天的会议,主要是在对去年全县的信息化工作进行简要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对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刚才,县信息中心的同志对20*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与会的同志们也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讨论。大家的意见提得都很好,我非常赞同。

  总的来说,20*年,我县的信息化工作通过县信息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卓有成效的工作及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信息化建设的社会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去年以来,县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信息产业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在内部管理、运营机制创新等方面也有大的动作。与此同时,县公安、劳动、财政、工商、水利、计生等在部门专业网络建设方面都有新的突破,部分工商企业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广大群众对信息化的认识和信息化成果的应用也逐步到位。

  二是信息网络的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去年,县党政信息网应用全面启动,通过近一年的运行,网络功能已日趋完善,给全县党政机关日常办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办公自动化进程。同时,由于政府门户网站和各专业网站在网页制作、内容更新、服务功能开发等方面作出的不断努力,网络的互动性、参与性有了进一步提高,点击率和信息利用率不断攀升。旅游、工业产品通过网上的宣传、推介,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去年钟山蜜梨通过*农网的宣传推介,吸引了大批的温州、杭州等外地客商前来采购。可以说,信息建设的成果已越来越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信息化建设的辐射面进一步拓宽。刚才信息中心在总结去年工作时提到,目前全县23个乡镇均已实现了全方位的宽带接入,目前已开始实施村村通宽带工程,这些信息基础工程的建设,结合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和农村信息化骨干网的实施,使得电脑、网络真正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总的来说,通过去年一年来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县的信息化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在推行电子政务的过程中,还有为数不少的部门、单位的领导没有带头学、带头用。还有,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一部分企业对信息网络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总认为自己是传统产业,信息技术事不关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应用、推广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我结合今天讨论的内容,对如何更好地推进下一步全县的信息化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信息化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是继工业革命后的又一轮知识革命,对经济社会和群众生活影响深远。就近期而言,通过推进信息化,提高“政府工作、生产经营、群众生活”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使得“政府形象更透明,群众办事更便捷”。各部门在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牢牢把握这一目标和原则,抓出实效。

  二是明确工作对象。当前,信息化建设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四类,一类是市民,也就是广大老百姓;第二类是企业,也就是广大市场主体;第三、第四类是投资者和旅游者。这四类对象既有县内的,更多的是县外的。如此宽泛的服务对象,就决定了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是平民化、大众化、符合地方实际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的信息化网络体系的通道是直接通向这四类对象的,所提供的信息也是他们所需要的,能够直接为他们服务,让他们从中得实惠、受好处。

  三是明确工作导向。推进信息化工作政府是先导,企业是主体。这样的定位,决定了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是政府领上台,企业唱主角。当前,我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企业信息化工作才刚刚起步。为此,我们必须在继续做好电子政务工作的同时,把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和着力点放在信息产业的培育和企业信息化建设上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服务于信息产业和企业信息化发展。

  一是依托信息化打造透明政府。这方面,着重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结合实施“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大网上政务公开的力度,要在公开的内容、形式上有新的突破。第二件事是有计划地推进网上审批。此项工作,由县行政审批中心牵头,结合行政审批中心网络建设,及时提升互联网审批平台,对一批具备条件的项目实行网上审批。第三件事是完成政府门户网站的全面改版,实现信息的动态。网站的生命力关键在所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如果网站内容不丰富,更新不及时,网民点击后,不是网站上空无一物,就是所看到的信息还是以前的陈年老帐,就不会有兴趣再去点击第二次。因此,县信息中心要抓紧提出改版的具体方案,尽快付诸实施。同时,请县信息中心与县信息传媒中心抓紧衔接,既整合资源又整合信息,扩大平台影响。

  二是依托信息化实现工作创新。信息技术对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方法方面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方面,我们要运用好“拿来主义”,要善于“拿来”,“拿来”了以后,要会用,用好,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运用。除了抓好信息技术应用的工作,我们还要有自主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勇气和实践。比如前面提到的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这是一项新的工作,一定要大胆去试,争取抓出成效来。又比如,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中提到在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始试行带电子芯片的新身份证,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项技术拿来,并运用到流动人口的管理上,解决城镇外来流动人口管理难的顽症。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要用好人才,二要敢于打破传统。要选拔好、培养好、使用好那些既熟悉业务,又精通信息化知识的人才,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开发。总之,信息化作为一项不断创新的事物,我们要敢用敢试,大胆开发应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求得主动,赢得先机。

  三是依托信息化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企业信息化是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目前情况来看,关键要树立一批现实的典型。县信息中心、经贸局、科技局等部门要通力合作,重点物色一批在技术上有一定基础,企业主对信息化建设又比较感兴趣、有自发投入意愿的企业(如前面提到的制笔企业和信息化示范园区),重点加以引导、服务和扶持,使信息化建设以这些企业为载体,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效益、见成效。只有树立起这样的典型,并加强对这些典型的宣传,才会使其他企业看得到、有比较,从心动到行动,迅速跟进。这样,全县的信息化建设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是全面完成农村信息化骨干网建设。此项工作,在刚才的20*年*县信息化工作要点中已经讲得很明确了。有关单位一定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按照建设实施进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

  五是积极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当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对做好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将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选好点,排出具体工作方案,大胆探索,真抓实干,为今后工作的全面推开找出路子,总结经验。

  一是做好应用培训工作。应该说,近年来我县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子是比较大的,成效也非常明显。在此基础上,相关的应用技术培训工作必须及时跟进,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这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用。公务员培训中要严格把关,符合条件同志的必须参加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考核上也要严格把关,毫不含糊。要将电脑应用知识的培训作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城镇劳动力培训的重要内容,尤其要结合农村信息点建设,做到增设一个点,培训一个点,用好一个点。目前对于农村信息点建设,在选点的时候,除了看设点对象愿不愿意出买电脑的钱,更要看这一家这一户有没有会用电脑的人,不会用的,愿不愿意学,是否学得会。现在,每设一个点市、县各补助800元,既然“大钱”已经补了,如果需要培训的,培训的“小钱”也可以考虑适当补助。总之,千万要避免电脑进村成了摆设,或成为小孩子的玩具。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信息化起步晚,发展较慢,在网络信息产品的进口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我国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和落后的状态。1.1.1硬件设备方面我国在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需的计算机主要来源是一些进口国家,尽管我国在超级计算机方面的整体水平并不输于国际先进水平,但仍然不能摆脱进口国的地位,甚至在进行核心零部件制造时,国内大部分厂商也是以加工和组装为主,缺乏原创性。1.1.2软件设备方面由于我国电脑操作平台几乎被美国微软所垄断,如果不善加应用微软的操作系统,那么我国的大部分软件和网络在运行上都将有很大难度,容易导致网络信息化建设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受他人限制。在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国管理软件几乎全依赖进口,这导致我国网络信息化建设受到一定程度威胁,而国外软件生产商却能获得高额利润。可见,我国网络信息化安全防护系统较为薄弱,基础也不牢固,对国外的软件设备依赖性强,这些都是阻碍网络信息化建设进步的不利因素。

  在进行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很多工作的展开情况来看,并没有体现出对于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问题的重视,技术和安全往往成为被忽略的对象。在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们总是过于关注技术和设备,很少认识到对于安全的投入量,也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这导致网络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漏洞频繁出现,进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政府机关单位和一些企业虽然有心加大对于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的重视程度,但网站管理系统仍存在不少系统漏洞和安全隐患,而且也没有做出对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和管理的重要强调,为给网络信息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强化在网络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很有必要。

  我国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除了缺乏安全意识以外,还缺乏对于危险的抵御力,不能用最适合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为了谋取利益,网络犯罪分子经常利用、投入木马病毒等手段窃取用户私密信息,破坏用户工作机密,造成大量危害,虽然国家有心找到有效合理的方法抵御网络犯罪,但由于网络犯罪分子的狡猾和隐秘性,成效并不明显。

  2.1.1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立法应体现与时俱进精神我国现阶段所具备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法律层次较低,虽然法律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但法规太过简单,不能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及时反应,因此应该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法律法规的深度和涵盖面,同时进一步完善已有体系,在完善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2.1.2规范网络信息的和传播我国在网络信息共享安全方面缺少有深度的研究,责任制度也并不完善,因此在规范网络信息的和传播时,应该从国家和公众利益出发加强认识网络信息监管的重要性,避免危害网络信息的情况发生。2.1.3加快推动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立法为跟上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前进的脚步,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的立法方面应该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大致评估,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适时反应,使法律法规对网络信息化建设进行更好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法律的可行性。

  政府在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应当制定和完善对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注意网络信息化建设是否在正常轨道上健康运行发展,监管并处理对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存在威胁的行为。

  2.3.1实行许可与准入制度在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过程中实行许可与准入制度,可有效监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现在很多国家都采用了这种方式,使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管理得到很大成效,而我国在实行许可与准入制度时需要更多地完善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控制机制和审查机制,通过控制在网络上的信息找出并解决在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2.3.2提升安全技术层次提升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的技术层次需要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并对其进行监管操作,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实行网络信息监管的效果。

  网络信息建设本身具备灵活性和连通性,给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并加快对网络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互联网企业需要持续更新防护设备,并随时观察设备的防护情况,以防网络不良信息的入侵。另外,为了使全球性的安全防护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让网络信息化建设得到安全保障,我国网络信息建设安全相关负责人员需要加强和国际同行业的联系以达到网络信息化建设安全平稳运行的目的。除此之外,为了使局域网技术有效运用于特定范围内并起到对网络信息化安全建设的保护作用,实现网络灵活性的有效应对,国家网络信息化建设相关负责人员应将局域网技术作为重点加以应用。

  在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站在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将网络强国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战略体系之中,正式拉开了我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序幕。

  1994年4月20日,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此后,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目前中国网民已达6.68亿,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手机用户达12亿,博客、微博、微信等用户总数超过10亿。“十二五”期间,中国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达4.07亿个,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我国的互联网规模和网络规模全球第一,宽带规模全球第二。互联网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为数不多跟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小的领域,中国已迅速成长为一个当之无愧的网络大国。

  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但还不是网络强国。在互联网产业、科技水平、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信息安全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网络国际影响力亟待提高。十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互联网发展与管理。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担任组长,他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并首次提出建设网络强国,表明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显示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决心。2014年11月19日,在浙江乡乌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5年12月16日又举办了第二届。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理念与成果,搭建起了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平台,发挥了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2015年3月,“互联网+”首次被引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国务院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列为《中国制造2025》重要任务,推动网络强国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将其纳入中央决策版图,切实推进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迈进。

  信息基础设施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只有建好信息基础设施,才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从而更好地推动互联网发展水平。指出:“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着力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当前,一要引领网络升级换代,加快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要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完善宽带建设标准体系,引导宽带向农村延伸,实现“村村通”,推进“光纤到村”,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普及奠定基础。二要加强电信资费管理,促进宽带市场竞争和发展。要努力提高宽带接入性价比,提高网络速率,同时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加强电信资费信息监测,提高资费透明度。要建设高速畅通、覆盖城乡、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修好了“网络高速公路”,网络经济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网络经济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以电子商务为主导,以中介服务为保障,能有效实现信息、资金和物资流动,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和主流趋势,发展网络经济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当前,一要推进传统产业的网络化改造。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促进生产过程的流程再造,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指导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生产,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要大力发展新兴电子商务模式。针对不同产业业态, 提供多样化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如政府与行业组织推广,企业自动组合与自主发展,传统商业与新兴商业并举,网上营销与网下支付相结合等。

  网络是思想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网络强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

  当前,一要弘扬正能量、主旋律。网络文化建设要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己任,保持崇高的精神价值和精神追求,打造网上时代最强音。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决抵制攻击诋毁、传谣信谣、低俗恶搞等网络不文明行为,使网络文化成为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文化,主旋律分明,正能量汇聚。二要繁荣丰富网络文化。指出:“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和丰富的文化产品是互联网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互联网不仅要有新闻、娱乐等基本服务,还应有各类增值服务,既要面向大众,还要细分需求,根据群众的需求不同,创造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服务广大网民,覆盖全社会。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的思想是否统一,员工是否团结。加快国企的党建信息化发展进程有利于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国企经营管理水平。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党建工作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如何顺应时展,党建网络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发展构建的信息化平台使我党的各项重大决策以及各种党建活动的传递速度和覆盖范围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不同的意识形态、各种政治势力以及某些不良社会舆论也广泛存在于网络背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重视网络信息化的发展,那么我党就会在网络舆论的引导上处于被动。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快速传递信息和即时沟通的作用,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及时迅速地传递党的思想方针政策以及密切加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对话。另外,由于国内外发生的各种实时新闻都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传达,这不但有利于我党对国内外的社会环境能够及时了解,还可以帮助党针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并同时也考验了党应对突况的能力。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网络的即时通讯功能使得大部分青少年都拥有多个社交网站账号,他们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人每天都会使用这些社交网站进行信息浏览。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着社会向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向发展,也深刻改变着党的管理思想与未来党的发展环境。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将网络信息化技术与政党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在加强党政管理和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逐步改进,使自身党建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因此,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进步来学会科学、有效地管理政党,就是与时展背道而驰。网络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变化能够改变目前党和基层人民群众之间、党内各级之间对信息了解不及时以及对决策和执行能力不强的情况,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党对基层群众的思想变化和社会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预知能力。利用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政党的执政地位。我党必须要加强网络信息化和党建之间的联系,使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对网络技术的重视程度,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有效利用加强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力。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早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方面的竞争,而是包括影响国家发展的各种因素与软实力之间的竞争。我国要想顺利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跻身现代化国家行列,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受外国各种势力的威胁,就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网络技术知识,同时更要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来武装党,提高我党在党建工作中的网络管理能力和技术含量,积极推动党建过程中的信息化应用进程。这样一来,能够使我党在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并且对影响到党建工作的各种信息能够及时获取并加以甄别和利用。同时,还可以使党内政务变得公开透明,有利于保持党建过程中的公正廉洁。

  我国网络信息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较短时间内就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其他网络信息发展较早的国家,网络信息化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平台所具有的快速传递信息和即时沟通的作用,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到党的建设中去成为可能,利用网络平台能够有效地传达普通群众的声音,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党内决策、国家决策的民主性。只有彼此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倾听才能更好地提升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网络信息化自身所具备的推广流程也有利于各项党政工作更加规范与科学。近期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已经把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作为党校的重要工作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要求。各级党政机关都要制定明确的党建网络信息化发展目标,通过建设党政网络平台、开发相应的党政建设管理应用软件等加快党建信息化建设。

  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使党的指导思想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使党政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在实现党建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所带来的优势条件。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已经普遍使用网络媒体平台等技术来对党务工作进行处理,这说明推行党建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在此基础之上,要想完全实现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干部起带头作用,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制定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首先,使国企党建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党员领导干部要看到党建信息化给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进行。其次,在进行党建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使企业机关干部和广大职工都能够对其有更深程度的了解,从根本思想层面上巩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对党的建设的信息化发展不只是单纯地使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党政处理,而是要将党建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使党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最后,国企党建信息化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要将信息技术与党的各项工作以及未来的思想发展方向相结合,才能使党建信息化同步开展建设。

  党建信息系统,作为党建信息化的关键所在,若是没有完善的党建信息系统,势必党建信息化建设也就失去了其根本和基础。而关于网络环境下,党建信息系统的建设,应该确保其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同相关党建网站的有机链接,进而实现内外站间数据的共享,构建一个内外网协同作业平台;同时,系统的设计,还需严格遵循“可管理性、实用性、可靠性、可拓展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原则,而系统内容至少需包含信息交互板块、在线活动板块与数据库板块三大板块,并在不同板块上展示不同内容。此外,对于信息系统显性内容,则需遵循“实效性、广泛性”原则,而党建工作传递则需遵循持续性原则,使该系统日渐成为面向广大党员的双向交流窗口与服务平台。

  只有建立一支网络知识储备完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强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推动国企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这是一项对人员要求高、对技术掌握能力强、对党的各项政策有着深刻理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工作。组成党建信息化队伍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基层中挑选一批思想觉悟高,学习能力强,对网络技术掌握程度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党的建设工作中去的青年组成技术型队伍。二是从企业各级领导层中挑选一批熟悉党建工作,并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以及较强管理能力的干部组成领导队伍。另外,还要对技术队伍定期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提高对信息化的操作能力,同时制定公开、公平的竞争和升迁制度,提高职工对国企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保证有关党的建设以及国家安全层面的网络信息的安全尤为重要。由于党建信息化面向的群体覆盖面广,传递的信息包含范围大,需要使用传输性能强,带宽能够满足大量信息同时传输且具有较高保密性能的中介媒体。国企党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使用的网络发射设备以及网络保护设备尽可能是自主研发的,才能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因此,我国应加大对网络信息化建设相关设备的研发投入,从而保证党建网络的技术与信息的安全。另外,要根据党建工作传递的信息涉及的内容,将信息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保密机制,划分保密级别,使党建网络时刻处于安全保护中。

  总而言之,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国有企业必须充分适应在新的现代企业发展环境下,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时刻武装党的思想,构建完善党建信息化系统,引进与培养先进人才,强化信息化网络安全的防范,维护国家的利益。只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创新进步,才能更好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1]沈芋君.网络环境下党建信息化建设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2015,(4):34,3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信息时代,信息的影响渗透到各个领域,水利行业也不例外。水利信息化已经成为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走进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在水文信息采集、防洪抗旱、水污染整治、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全国已经建立了各类信息采集网络设施,水利业务应用的各类系统开发也逐步深入,形成覆盖七大流域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计算机骨干网络和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安全体系也逐步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话、视频会议等网络通信技术、水利综合管理网络技术有效的支撑了水利勘测建设、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应对频繁发生的洪涝台风干旱灾害、地震地质灾害、供水安全保障、水量流域统一调度、水资源坏境监测保护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水利行业各领域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进一步增加,水利信息技术和长远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新疆引额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该系统形成了包括内部通信专网、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采集、闸门远程自动控制、各类电视会议和水电厂监控系统等子系统,为疆内引额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先进的信息自动化技术手段。

  然而,尽管多年来水利信息化技术手段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水利的基本数据库,但涉及防洪救灾、水资源配置、水利开发管理等基础信息资源还有待完善,服务更多层次需求的水利调度,水利工程规划及其它专业数据库尚未形成。信息资源也存在时效性不高、种类不齐全、信息的数字化和规范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特别是一些宝贵的原始水文观测记录、历史文档、规划与设计等资料已因年代久远,有的来不及更新,有的为得到妥善保护遭受损毁或者丢失。

  水利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式可以更好的将水利信息资源、水利业务应用、水利基础设施等水利信息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整合,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和效能,增加水利行业各级各部门的协作,节省维护建设资金,进而促进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以某流域的洪水预报及防洪决策支持系统为例,由于流域覆盖不同地区,各个地方都需要掌握和了解流域水文信息和洪水预报监测,决策系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交互性,系统也涉及各个地区的防汛、水文等多个部门,这样系统的机构和工作机制就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机构、分布数据库及其通信技术加以解决。

  但是长期以来,水利信息化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或者难以付诸于实施,也就使得水利信息网络造成了地方割据的现象,局限于自身的应用实际,大多数数据库与水利系统应用技术的具体业务处理紧密绑定,计算机硬件、信息化基础软件与每个地区和业务部门相联系,造成了水利信息化系统各类资源分散建设在各个地区的不同业务部门,水利信息化形成了地域、专业、部门、系统等资源割据的局面。同时,受客观条件制约,很多网络技术不具备持续运行的条件,外界用户很难利用资源,信息共享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机制没有建立或者健全,信息化市场化机制也没有形成,水利信息化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而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老化的问题,给水利信息后续扩展和改造造成了一定困难,这些都使得水利信息化资源不能合理充分利用。

  水利事业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不同流域、不同工程直接信息化建设千差万别,有的水利网络技术系统建设工期较长,受季节性强,技术复杂、设计变更等因素影响,水利信息化需要协调的关系多,规模和投资一般都比较大,有的工程还涉及征地、移民、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诸多环节。因此,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和技术开发难度大,问题多。如何吸引优秀人才,采用科学化、现代化的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控制投资和质量,缩短工期,达到信息化控制既定的质量和安全目标,成为水利信息化建设关注的重要问题。

  无论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还是技术开发,最终都需要相关技术去解决。一些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建设受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缺乏精通水利信息资源开发、系统的维护、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等专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人员,造成了水利信息化应用软件功能单一、系统性差、标准化程度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较低、成本高、维护困难。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促进水利信息化的有效手段,深入开发和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广泛利用各种水利信息资源,促进水利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水利行业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保障,因此,充分认识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针对水利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水平。

  1)充分认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发展作用和趋势,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作用。

  在信息化条件下,水利事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水利信息化建设呈现新的发展要求和趋势。如卫星及雷达等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交叉应用,对水利信息化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准确的信息,也大大提供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使得水利信息处理速度快、可视化程度高、表现直观,增强了决策支持的能力。这就要求,一方面,大量的水利信息,如水文资源信、水资源环境监测、汛情旱情信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都迫切需要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特别是3S技术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因而水利部门要根据信息化发展新的特点和趋势加强技术开发,建设以计算机网络技术新的应用平台,确保信息化系统开发更新升级。另一方面,在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大网络技术应用的安全保障。应用各种先进的安全加密技术,加强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和应用水平,对目前现有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的软件数据库技术存在的时效性和应用差异性等问题,构建大众的、操作维护更简单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证水利业务系统建设上软件平台的开发与设计,与硬件建设同步发展,使水利信息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另外,信息化安全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的联系更加密切,越是信息化程度更高,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也将更复杂,必须采取更加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强管理,防止计算机病毒和非法人侵,保障水利信息的重要网络和应用系统运行安全。

  2)不断提升水利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整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资源,实现水利信息化的互通和资源共享。

  水利信息标准和规范化建设体系不够健全,水利信息化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管理标准等缺乏统一的业务标准,这样也造成了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建设,也不利于水利信息的资源共享。要加强建设水利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在认真落实执行现有的水利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同时,统筹规划水利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设,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领导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建设管理体制和制度,保证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如发挥七大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信息骨干网络信息交换与共享,统一管理,强化共享利用。在计算机机房环境建设方面,应逐步整合或取消各业务部门自建的内部机房,实现机房的统一管理和开放利用。在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基础软件方面,要加强统一部署、集中管理和共享利用,逐步构建相对统一的基础硬件运行平台,提供统一的基础硬件支撑环境,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益。应尽可能依托现有的水利信息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分析处理、应用支撑平台等基础软件,开发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在水利信息系统安全方面,要从全局出发,建立统一的防范机制和安全策略,要在统一的规划系统下,抓好基础信息采集和数据库建设,为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打基础,杜绝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

  3)加强水利信息化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探索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的市场运作新途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水利事业建设中的现代化水平。

  水利信息化建设受资金、人才、基础信息资料等诸多方面的约束,一些基层水利系统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低,水利系统信息化人才匮乏,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系统建设和管理人才队伍。特别是一些水利工程中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等IT技术的建设项目,对人才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要求高。要根据现有人才队伍的特点,重点强化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不同领域的人才细化,分门别类进行专门培训,促使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既掌握水利专业知识又精通某方面的信息技术。还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水利信息化人才的引进要注重转变人才引进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积极投身水利信息化建设。其次,探索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市场运作途径,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基本特点运作机制,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问题。随着水利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要利用水利主管部门职能转变的有利条件,尽快研究出台相关的政策,努力扩大水利投资渠道,尽快健全投资体系,改变过去各种水利资金相互挤占的状况,如果着力在运作机制上下功夫,建立良性运作机制,形成水利资金的良性循环,必然会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入。如建立合理的水价、银行贷款、债券和等解决资金难问题,还应加大水利信息化科研建设,发挥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双重身份优势,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有效地服务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总之,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基础和标志,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各类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深刻认识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和问题,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坚持用高新技术对水利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遥感技术等综合应用,才能可实现水利工作信息化、智能化,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科持续发展。

  [1]庞治国、李纪人、徐美,全国水环境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02):45-47.

  一是一些单位主要领导对党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二是党务信息化建设资金较为紧缺;三是党务信息人才薄弱,基层党(工)委的党务信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平衡;四是党组织、党员信息数据库的建库与使用相互脱节,数据库发挥作用不明显,不能及时为党建工作、为领导决策服务;五是党务信息化的试点建设进展比较缓慢,推进不快,还没有全面铺开;六是没有建成本地区组织系统的党建网络。一些县(区)目前尚未开设专门的党建网站,未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电脑普及化还没有实现,电脑的运用各地区不均衡,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硬件设施还比较落后,对于开展网络信息技术性党建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是思想认识存在差距,投入不足。从调研的情况看来,各基层党委有关负责人对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存在差距。有的认为现时本地区网络信息技术还不够成熟,用于开展党建工作所占的空间还很小,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的片面认为把网络信息技术用于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反而误差较大;有的片面认为网络信息技术用于商业操作或政务平台比较适合,不适合用于党建工作。有的单位领导对党务信息化建设不舍得投入,造成电脑老化,设施落后,以致信息化建设难于开展。其次是党务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没有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相当一部分单位包括县(区)委组织部由于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人才作支撑,造成工作难开展。同时,队伍不稳定,人员经常调换,造成工作跟不上。部分党务工作者网络知识欠缺,利用网络开展党建工作能力欠佳;而大部分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对电脑操作不熟悉,严重地制约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再次是对现有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足。一些单位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还不够深、不够广。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由于该项技术还不够成熟,当前,个别县只有县委办、县政府办用于发文,其他单位和其他用途还未完全被使用,该系统的潜力相当大。又如党务信息管理系统,虽然经过几次大的升级改版,功能更加完善,但是,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网络版的推进应用,目前还有一定的难度。

  四是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以致各单位网络技术发展不平衡。如某区已建立的5个网站,有的由于专职管理人员网络技术较高,网站内容丰富,项目较多,发挥的作用较大。但更多的是由于专职管理人员的网络技术较低,网站显得比较单调,项目和内容较少,发挥作用不大。

  第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级组织部门乃至各级党组织要把党务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要成立党务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任领导小组组长,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党务信息化建设。同时,建立单位内部协调机制,做到科学分工,明确责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党务信息化建设。单位的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党务信息化工作,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分管领导要及时了解情况,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抓好工作的落实。要充分认识先进网络技术对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工作力度。要多举办“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现场会”,展示各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成果,促进各兄弟县(区)或单位互相交流,;鼓励各县(区)或单位结合实际,借鉴经验,采用适合自身党建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筹措资金。要出台有关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基层党建工作方面的资金调配方法、规定,从制度上保障资金投入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包括人力和物力投入。确保对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的资金投入到位,使各项网络技术更完善,用于开展党建工作的网络技术更深更广。同时要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党建网上工程顺利实施。如积极争取信息产业部门提供服务器及网络空间,节省租赁费用,建立起党建网站;积极争取电信公司的支持,减免部分镇(办)上网连接费用,减轻各基层党委的负担。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筹措资金,为各基层党委购置电脑等设备,为上网工程提供硬件保障。

  第三、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精通信息技术的新型党务管理人才队伍。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公开招考录用计算机人才的方式,充实本单位信息人才队伍。市、县(区)委在成立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人才工作科基础上,建立健全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培训与考试测评中心,为大力培养和引进信息化建设各类人才提供平台,同时也为党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持续不断的人才保证。。二是抓好培训。各级组织部门不但要人才强部,更要技术强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精通信息技术的新型党务管理人才队伍。可通过和信息产业部门采取分级培训、集中培训、结对培训的办法,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县(区)组织部党务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大对基层党务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如通过采取邀请上级部门专业人员及本单位专业人员讲课的方式,对全县各镇(办)党(工)委党群副书记、组织委员、组织干事,县直各党(工)委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党委办公室主任等各类组工干部进行电脑技能、网络知识的培训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需要全面实现网络化,加强网络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优质服务。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实施给企业带来了很大便利,促进了企业的顺利发展。企业应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利用信息化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等内容,使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同时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在企业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中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意义,在各国的经济、科研、政治、文化、军事、教育以及生活水平等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涉及到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与利用[1]。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第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的电话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光纤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的建立以及广泛应用。第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广泛应用。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开始迅速起来,在企业中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跟着越来越多。计算机的各个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生产、管理、采购及销售等方面提供了很大便利。从而可以实现领导者对企业的运营状态进行有效掌控,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得以提升。另外,计算机网络信息还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重要信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建设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时,需要结合公司整体进行考虑,统一规划和管理,使各部门之间和各项目之间的信息化具有共享性,还要避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上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使企业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到充分发挥。

  计算机网络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以及高效性,不管在计划、控制、决策和领导等阶段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它可以为企业制定决策,同时也可以帮助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并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

  对企业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培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工作人员之间对新技术的兴趣,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可以愉快的工作。还要加强企业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综合认识,使工作人员意识到网络信息化不单单是几套软件和几台设备,其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只有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才能使企业中的业务流程更加清晰,是企业中的管理思路更科学化,真正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对出现的问题勤思考、多分析,不仅要是操作更规范化,还要使业务流程更优化,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来完善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认识,为今后的管理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一定的技术保障是推动企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加强科技的建设应结合多种有效措施,应根据实际问题合理选择应对措施。对外招聘专业人才加入企业,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充分发挥技术力量;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或派送指定人员去国外学习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出技术性强大的科技队伍[3]。另外,企业还应与计算机网络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习其优势,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有效推动网络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网络具有一定的快捷性和高效性,但在运行中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例如计算机软件或硬件出现故障、网络攻击以及病毒破坏等问题。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顺利运行,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施充分发挥应用的作用。相关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加强工作效率和意识,定期整理文档,并及时做好备份工作,避免泄密的情况发生;在工作中对信息的处理,要做好流程的规范,明确责任人,做好相关记录,并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做好保护措施。

  在网络建设中,结合企业的运营情况对近期目标认真规划,合理投资项目。以网络信息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为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以及重大决策时提供有效的信息帮助,实现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等优势,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在进行选择设备时,制定合理的组网方案,以下分别为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设备安全保障系统进行了分析。(1)服务器:局域网信息平台的建立,需要配置服务器,例如Web服务器、数据备份设备、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等,在对这些服务器进行选择时应结合高性能、存储量和可靠性等特点。(2)网络设备:网络通过三层交换机与各个网络设备相连接,企业总部各部门通过二层交换机接入,根据实际终端台数来对网络设备数进行确定。(3)设备安全保障系统:保证机房中的设备可以有效的散热,并安装防雷地线,这样才可以使机房中的设备的安全得到保障,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企业构建了电子平台,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共同成长,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企业中的业务及管理工作相结合,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网路建设中积极创新,促进信息化在企业中快速发展,可以使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并利用创新技术把企业中的各项工作做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有效促进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常委稳定发展。

  信息化是教育教学变革的本质与核心。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变革要求,树立“信息主导谋跨越”的观念,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化教学,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工程,构建信息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促进信息化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合。

  顺应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院校逐步加强了信息知识的教学,学员的信息素质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着信息类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信息素质培养缺乏系统性等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知识教学交叉、脱节。必须把握信息技术的实用性的特点,科学确定各级各类人才信息素质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信息知识教学,实现信息素质培养由独立设计、分散教学到总体构建、系统培养的转变。一是优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要科学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模型,促进信息素质与其他素质有机结合,并成为人才的基本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起点,实现人才培养向信息化跃升。二是整合信息类课程。要把信息类课程作为主干课程之一,整合信息类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构建科学先进、综合优化、特色鲜明、适应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需要的信息化课程体系。三是充实教材的信息化内容。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加大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含量,不断充实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信息装备、军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战争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军事领域信息技术运用的发展前沿,努力提高学员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满足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近几年来,各院校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电子讲稿、电子幻灯、多媒体课件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必须以普及校内网上教学为重点,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方法。一是进一步转变信息化教学的观念。突破仅仅把电子幻灯当数字化、把网上调用课件当网络化的认识局限,全面理解和运用信息化教学,增强用信息技术改造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辅导答疑、自主学习等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引进、开发信息化教学平台。目前,地方大学都已经开发出了比较好的教学平台,能够实现课件开发、网上授课、测试答疑、教学资源管理、学生活动跟踪等功能。要采取引进利用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法,以引进为主,结合院校教学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相对统一、界面友好、便于技术升级的网络互动界面,提高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三是普及网上教学。要健全机制,建立网上教学发展规划、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用制度来保证网上教学的顺利开展。要抓好网上教学的普及,形成独具特色的网上教育体系,尽快使网上教学更广泛地进入课堂。四是推广信息化实践教学。近几年,各院校相继开发了一些教学软件。但由于建设标准不一、技术力量和经费投人不足、知识产权保护、缺乏可持续性研发经费等诸多因素,有些软件系统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大统一建设力度,集中力量,开发适于院校教学的模拟训练、网络训练软件系统,向全军院校推广,让战场走进课堂,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实施综合演练和模拟训练。院校要结合实际教学,组织力量开发特色教学软件系统,不断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

  目前,在总部统一部署下,院校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军事训练网运行顺畅。部分院校教学资料库、多媒体素材库、数字化图书馆等等建设步伐较快、效果比较明显。但从教学需要出发,学科专业网站、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步伐还不够快、教学资源共享率不高,各院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必须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调整到资源建设上来,大力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一是开发网络课程。升级、推广《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为院校提供便利的网络课程开发平台。加快网络课程建设步伐,逐步完成全军院校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加强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的网络课程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全军院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网上互选。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积极试办网上虚拟大学,拓展远程教育功能。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制定网络课程开发计划,健全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分期投入、跟踪问效、评比奖励等措施,提高网络课程建设质量和效益。二是建设学科专业网站。明确要求,建立规范,加强管理,把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狠抓落实,使全军院校每个学科专业都有资源丰富的网站,形成军事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网站体系。三是完善网络教学服务体系。抓紧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建成全军“一个馆”,加快资源更新,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扩大信息量。统一建设标准,加强多媒体素材库建设,完善教学视频点播系统,建设各院校主办刊物的电子网络版,尽量减少冗余资源,扩大开放共享度。建成院校网上学员创新园地,加强对学员科研创新活动的引导。

  油田企业的数据信息资源,对油田企业非常重要,一旦受到破坏,将会给油田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油田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安全性提升,加强外部安全建设。在预防为主的基础上进行,对外部因素、病毒因素的影响,只有将系统的安全性提升,才可以杜绝此类影响的发生。在油田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中,建立防火墙,可以将体系的安全性提升,在网络和油田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网关,保护体系不受非法入侵者侵入和攻击。防火墙的建设,将体系的安全性、网络的安全性提升,有效地阻止了体系的非法访问,不允许外网访问内网。在建设网络防火墙的基础,增加入侵检测设置,对系统入侵进行控制。入侵检测技术是防火墙的一种互补,可以提升油田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中信息管理的性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减少网络威胁。

  在加强外部安全建设之后,油田网络安全信息体系的建设,想要保证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保证信息的完整性,还需要加强系统的内部建设。从当前油田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加强内部建设,可以从设置系统访问权限、对网络病毒进行防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管理等方面入手。保证油田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以及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设置系统的访问权限,采用虚拟网络技术对油田企业的数据信息安全进行保护。其次是加强病毒防治技术的应用,提高网络信息体系的安全。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法有多种,为了提升油田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安全,提升信息管理质量,需要坚持层层设防、集中控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系统安全性的建设。最后加强系统的安全管理,如果网络安全管理缺乏,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对数据信息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为此需要在油田网络信息安全体系运用中,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系统的病毒防治有效性。

  1、政府工作人员要树立信息观念。政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和信息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管理和工作人员要以推进农业信息化为己任,牢固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和财富,只有掌握利用信息,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才能加快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2、农业科技人员要强化信息服务意识。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要加深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找准位置,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

  3、农业生产经营者要提高信息利用、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既是农业信息受益者,又是农业信息生产者,要加大信息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领域,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引导农民掌握利用农业信息,并积极主动开发农业信息资源。

  1、要加强领导,明确定位。农业信息化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和多种业务技术综合集成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统一规划,分工合作,协同开发建设。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成立农业信息化领导组织,强化在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实行统一规划、指导、协调,保证其健康发展。同时要建立农业信息化服身体系,成立省(区)市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和相关的农业信息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提供及时、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二是各涉农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找准位置,充分发挥其引导、管理和推进作用。

  2、要强化组织引导。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指挥体系,强化组织引导工作,制定扶持政策,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一是加强对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建立信息资源开发网络,加强数据库开发,并建立数据库更新体系。二是加强信息市场的管理和立法。三是加强统一标准。各级政府要在加强规划管理的同时,着力搞好农业和农村信息的标准化建设,要依据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和农业自身特点,构建包括农业信息采集、网络平台、数据库建设以及信息服务规范等标准体系。

  3、要实现资源整合。民族地区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要切实搞好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整合,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保证。整合信息资源就是要建设农业信息综合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实现涉农公共信息数据库共享。整合网络资源就是要把本地区主要的农业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提升农业网站整体功能,形成本地区统一的农业信息窗口。

  1、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建立计算机网络、通讯、视听等多媒体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民族地区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政策,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建成相对完整的地(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要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信息网站;加快各种农业实用数据库的开发,加强并完善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行情、农业科技、农业实用技术及科研成果和政策法规等数据信息库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络的作用。

  一是充分完善现有涉农信息资源,努力开发实用信息资源;二是积极创造条件研发并构建实用性较强的农业应用信息系统,如各类电脑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产品预警系统、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监管系统等,及时有效地向广大农牧民传播各类农业信息。

 
 
当前位置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23-2024杏彩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